deepin v23 beta 的发布在即,为了能够使相关的 bug 能够得以更快解决,并促进研发团队的协作变得更高效,我们(开源社区中心)决定在 deepin 员工内部举办小规模的 bug hunting 性质的比赛,并命名该比赛为“小浣熊杯修 bug 大赛”。而首届“小浣熊杯”也于昨天顺利落幕,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比赛吧!
这里整理一些关于c++
中的匿名函数的知识.
《C++ primer》上有的内容就不在重述了.这里重点讲一些primer上可能没有的东西.
在项目开发中,我们通常会使用条件编译对代码进行裁剪,选择性地排除不需要的代码,比如在某个平台下完全不支持某个功能,那么这个功能就不应该被编译。
一般我们使用宏来判断代码,选择性的挑选需要编译的部分,并在构建系统中开启这样的条件。
作为一名使用 Qt 的开发人员,Qt 为我提供了大量好用的基础设施,例如广受好评的 QString、QNetwork之类的,这是 Qt 平台为我提供的帮助,我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就足够了。
同样作为一名 C++ 开发人员,C++ 标准库也是我需要用的基础设施,但是标准库提供的功能就不如 Qt 了,最令人诟病的就是 C++ 的 std::string,业内充斥着对 std::string 的不屑与谩骂。
但是这一情况将会在 C++ 20 标准后改善,这里不具体展开,将来我会准备写一份 C++ 20 的功能介绍。
接着上一篇文章,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一下具体的实现。
DDE 现在正在做 Wayland 的支持,所以我们需要对目前的桌面环境结构进行调整,
考虑到 GNOME 和 KDE 都已经使用 systemd
来管理 session,我认为 deepin 团队也可以考虑这一步了。
原文:https://emersion.fr/blog/2019/xdc2019-wrap-up
> XDC 2019 wrap-up 2019-10-10
这篇文章是我从加拿大蒙特利尔飞往赫尔辛基的路上写的,我刚参加完 X.Org 的开发者研讨会。从去年西班牙那次会议以来,这是我第二次参加 XDC(译者注:X.Org Developer’s Conference)。
今年的研讨会非常的给力。我遇到了很多一起工作过的同志,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个组织和项目。会议内容也很牛,我会尝试总结一下这次讨论的一些事情。
还记得刚推出屏幕保护功能那会儿,我偶逛论坛,围观大家对这个功能的评价。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:“一股Windows98风”,总之,评价总结出来就是一个字:“吃藕”。
大家追求美好事物的诚挚之心深深地打动了我,而且,我个人做事情的风格是喜欢未雨绸缪,在屏幕保护程序开发之初,就已经定好了易于扩展的架构,所以我当时就下定了决心,为大家开发一个非Windows98风格的屏保。